在非暴力溝通的文章裡,提到「悖離生命的溝通」,那是什麼呢?
悖離生命的溝通即是遠離了我們願意善於互助的本性,什麼樣的溝通方式,會讓你說完後容易後悔,或是根本沒有達到溝通效果呢?
▸▸▸ 看看有哪些例子▸▸▸
1.道德判斷:
暗示那些不符合我們價值觀的人做錯了事,或是個差勁的人。指責、污辱、貶損、為他人貼標籤、批評與比較,都是一種判斷。
例如:他很懶惰、他有偏見、這樣做很不恰當。
2.比較:和別人做比較。
3.推卸責任:
當我們宣稱自己之所以會採取某個行動,是因為某個外在因素使然時,就是在推卸責任。
這些外在因素可能包括——不明確的非個人因素、他人行為、權威人士的命令、群體壓力、無法控制的衝動等。常用的字眼如:「不得不…」「讓…感覺」。
例如:
我把碗盤收拾乾淨了,因為我非做不可。
朋友都翹課,所以我也跟著翹課。
4.要求:
要求別人照著我們的意思做,明示或是暗示對方「如果不照做,就會受到責備或懲罰。」
常使用的字眼如「應該」、「必須」,或是認為「他做出那樣的事情,因此活該受到處罰」。
仔細覺察自己在說話時,有沒有陷入了悖離生命的溝通的模式?
仔細探究你想傳達的語言,背後需求是什麼?
例如:
當你看到社會新聞,並告誡孩子:「暴力是不對的!請別這樣做」,這會不會是「社會和平」、「社會安全」的無聲喊話?你是不是其實想傳達「社會和諧」的理念呢?
┄┉本篇文章摘錄自書籍「非暴力溝通 愛的語言」┉┄
Comentarios